地球上人口在飞速增加,人类经济在急速增长,地球上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。目前,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温室效应、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。中国大气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,主要呈现为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;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准;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;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;全国形成华中、西南、华东、华南多个酸雨区,以华中酸雨区为重。
2013-2022年,十年间我国的GDP总量增长了69%,PM2.5浓度下降了57%,实现了十连降,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%,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了个位数。其中,北京市2013年PM2.5浓度89.5微克/立方米,去年是30微克/立方米,重污染天数从58天降到了3天。2022年10月28日,财资环[2022]120号文件《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》下发。根据通知内容显示,本年度共下达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10.1079亿元,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方面相关工作。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以及最终用户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,将会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需求的增长,进而促进行业的发展。2023年1-9月,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36.33万台,同比增长36.2%。
2023年11月22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《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函,提出全方面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,要求“淘汰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、光氧化、光催化、非水溶性VOCs 废气采用单一水喷淋吸收及上述技术的组合工艺(除异味治理外)”。2023年12月7日,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》,提出到2025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.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%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%以内;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%以上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PM2.5浓度分别下降20%、15%,长三角地区PM2.5浓度总体达标,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/立方米以内。
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属于典型的政策引导型行业,其需求取决于国家环保政策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,其行业走势和环保政策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,具有独特的周期性。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市场处于快速地发展的时期,行业景气度高,发展速度迅速,是进入的好时机。
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》共十章。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相关概念、国内发展概况等,接着全方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的政策环境及现状。然后具体介绍了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防治、主要地区大气污染的防治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进展情况、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发展及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,最后分析了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的投资状况与发展趋势。
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、商务部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产业研究院、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,数据权威、详实、丰富,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,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。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、或者想投资大气污染防治行业,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。